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縣始終把信息公開作為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工作效能的一項重要工作,努力推進行政權力運行、財政資金使用、公共資源配置、公共服務、公共監管等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有力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獲取政府信息,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F具體報告如下:
一、2015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基本情況
(一)主動公開情況。一年來,通過縣政府門戶網站發布政務要聞1380條,基層、部門動態2014條,重大事項公告419條。一是及時發布信息。對縣政府門戶網站信息公開專欄內容做到每天更新,及時、全面、準確地公開政府信息。二是認真做好網民留言辦理。全年共計辦理縣長信箱信件76封、市長信箱信件30封。三是扎實開展“邀請公民代表走進縣政府”活動。全年共開展“邀請公民代表走進縣政府”活動6期,使公民代表對縣政府工作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贏得了群眾對政府工作的理解和信任,凝聚起推動改革發展的共識和合力。四是進一步暢通信息公開平臺?!耙司l布”官方微博發布信息2047條, “宜君發布”微信公眾平臺發布信息235期、940條,為群眾了解政府工作、關注政府動態、進行政民互動提供了便利條件。
(二)便民服務中心工作開展情況??h級便民服務中心進駐部門26個,設立窗口23個,可集中辦理197項行政審批事項(其中:行政許可167項,非行政許可30項)及就業、醫療、保險三個部門42項公共服務事項。鄉鎮便民服務中心于2015年4月正式投入運行,共設立服務窗口35個,可集中辦理合療、計生、民政、殘聯、社保、老齡等21項便民服務事項。社區便民服務站網絡鋪設等前期工作已準備就緒,有望年底投入運行。村組實行群眾辦事干部代辦服務點。全年各級便民服務中心累計受理群眾申請的行政許可(審批)服務事項4928件,辦結4786件,辦結率97%。同時,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我縣結合《關于開通便民服務應用管理平臺網上辦事大廳在線申報功能的通知》(銅便民發〔2015〕22號)及《關于啟動市級便民業務移動辦公系統的通知》(銅便民發〔2015〕19號)精神,及時將便民服務延伸到網站、微信等線上平臺,實現了全縣掌上“便民服務大廳”全覆蓋。
(三)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工作情況。我縣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共涉及縣級部門30個,其中有行政審批事項的部門22個,共上報行政審批事項237項。經審核,保留197項,取消40項,匯總形成了《宜君縣行政審批事項匯總目錄》,印發了《關于取消行政審批事項的決定》、《關于公布縣級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匯總目錄的通知》,并在縣政府門戶網站予以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對保留的 30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將按照省市安排,今年年底前予以取消。同時取消職業資格許可認定2項,均轉為日常管理。
(四)財政資金信息公開情況。在縣政府門戶網站開設了財政預決算及“三公”經費公開專欄,全縣所有單位全部納入部門預決算公開及“三公”經費公開范圍。
(五)公共資源配置信息公開情況。一是加強房屋征收與補償及保障性住房信息公開。在銅川日報公示保障戶474戶,網上公示輪候保障對象2834戶。二是規范政府采購信息公開。政府采購信息在省政府采購網、宜君政府網、宜君財政網公開發布,接受全社會監督。三是國有土地征收全程公開。土地征收報批前,對村組予以預公告、確認、聽證告知,土地批準后及時做好“兩公告一登記”;通過土地動態監管平臺、土地市場網、國土局門戶網站、報刊等媒體,對土地供應計劃、出讓公告、成交公示和供應結果進行了全面公開。四是完善工程建設信息公開。進一步完善了政府投資項目公示制度,明確了實施主體、實施內容、建設目標、完成時限等內容,通過設立公示牌、駐工地專員名單等形式,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今年以來,監督建設工程招投標42項,同時對實施的50個縣級重點項目實施了全程公開。
(六)公共服務信息公開情況。一是做好科技信息公開。依托政府網絡平臺,公開了科技項目內容、申報程序、驗收標準及科技項目指南、科技成果、知識產權規定和程序,使科技計劃項目有章可循,以文件、網絡等形式向各企事業單位和專業合作社廣泛征集科技計劃項目。二是高度重視就業信息公開。利用“春風行動”招聘會、縣電視臺、便民服務中心、縣委及縣政府公示欄、縣公共就業服務網、集會宣傳、宜君就業公眾微信等信息平臺,主動公開就業創業類信息。三是規范醫療衛生領域信息公開制度。在縣、鄉醫院醒目處設置了收費公示欄,對醫療服務收費項目進行了全部公開。四是社會保障信息公開扎實深入。按照鄉鎮受理、村(居)評議、鄉鎮審核、縣級審批、三榜公示、動態管理、分類施保的操作規程進行規范操作,利用LED屏、固定公示欄對全縣城鄉低保戶信息進行長期公示,積極推行誠信陽光低保工作。
(七)公共監管信息公開情況。
全面推行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和餐飲服務量化分級管理公示制度,全年共許可食品生產單位2家、食品流通單位105家、餐飲服務單位150家,全部在縣政府網站進行了公示;量化分級餐飲服務單位 215 家,待評定 30家,制作餐飲量化分級管理制度215套860個。堅持每季度召開一次縣安委會議,通報全縣安全生產事故情況,對安全隱患進行掛牌督辦、逐一銷號。
(八)依申請公開工作情況。截止目前,我縣未收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需要本機關主動公開以外政府信息的申請。
(九)制度建設和基礎建設情況。建立經常性教育培訓機制。對全縣各鄉鎮、各部門骨干信息員進行了政府信息公開培訓,全面提升了參會人員信息寫作水平和網絡輿情研判、處置能力,為進一步做好全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落實信息公開屬性源頭認定機制??h級各部門對制作形成或在履行職責中獲取的政府信息,都能夠明確公開屬性,如確定為依申請公開或不予公開的,均能據實說明理由。加強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建設。嚴格遵循“先審查、后公開,誰公開、誰負責,既確保國家秘密安全、又方便政府信息公開”的原則,不斷完善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對擬公開的政府信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及其實施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為依據,涉及其它行政機關的,做到與有關行政機關溝通確認,確保公開的政府信息準確一致,避免出現不實信息。堅持“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的工作方針,及時更新政府信息公開指南,細化公開范圍和目錄,依法全面清理政府信息,梳理好機構職能、法規規章、領導動態、決策信息、行政許可等項目,確保所發布政府公開信息都能涵蓋標題、發布時間、發布單位等基本目錄元素,按主題、題材、機構、服務對象等進行歸類,方便公眾查詢和獲取。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盡管我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與人民群眾的期望和其他區縣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政府信息公開部分內容還不夠全面,分類細化程度不夠。二是少數部門公開的內容不具體、重點不突出、時效性不強,只注重對辦事依據、程序的公布,卻對辦事結果不公開或少公開,影響群眾實時監督。三是政府信息公開宣傳力度不大,公開后受眾面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信息公開的效果。針對以上存在問題,我縣將認真總結分析,在今后工作中積極探索,依法規范,不斷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三、2016年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打算
(一)總體要求
堅持“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的工作方針,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獲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進依法行政,充分發揮政府信息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活動的服務作用。
(二)目標任務
拓寬信息公開的領域和范圍,及時、準確、全面、具體地公開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公信力。健全政府信息公開規定及相關制度,明確政務公開內容,依法在辦公場所公開辦事依據、條件、流程、辦理機構和人員、收費標準、辦理結果等信息。依法規范和監督醫院、學校、交通等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重點公開崗位職責、服務承諾、收費標準和監督渠道等信息。健全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制度,完善受理、審查、處理、答復等環節的工作程序。繼續加大縣政府網站各部門信息公開力度。
(三)具體舉措及推進方式(
一是強化機構和隊伍建設。及時充實政府信息公開領導和工作機構,穩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隊伍,加強理論培訓,保障經費投入,確保信息公開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建立經常性教育培訓機制,年內至少舉辦一次面向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新聞發言人、政府網站工作人員的集中培訓,使信息公開培訓范圍覆蓋各鄉鎮、各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斷提升政策把握能力、輿情研判能力、解疑釋惑能力和回應引導能力。
二是優化政府信息公開渠道。規范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建設,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分類設置。暢通新聞發布會、政府公報、短信平臺、電子顯示屏等公開渠道,及時、全面、準確公開各類政府信息,增強信息公布主動性、權威性和時效性。充分發揮縣政府門戶網站、“宜君發布”政務微博、微信公眾平臺作用,建立健全運作機制。結合縣委、縣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為社區、農村等基層公眾就近及時獲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加強基層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三是強化信息公開工作考評考核。按照國務院和省、市政府的要求,認真履行對各鄉鎮、各部門信息公開工作的指導、協調、推進、監督職責,對考核細則進行充實和完善,采取網上定期監測、不定期抽查、專項檢查和社會評議等措施,定期通報工作開展情況,結果納入年度考評,激勵先進,督促后進,推動全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再上新臺階。
宜君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5年12月31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